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

活動回顧

2010第二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揭曉

全球華人最高媒體獎項

第二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揭曉

1200萬超高獎金 發揚新聞真善美

 

號稱全球華人最高媒體獎項--「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在去年成功地選出堪稱台灣新聞人典範的首屆得獎者。邁入第二屆的真善美新聞獎不但總經費從六百萬提升為一千二百萬,獎項更新增華人社會新聞傳播「終身成就獎」及「潛力獎」。另外,還增設大陸、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地區,希望喚起世界華人社會新聞媒體的自我省思,重拾對社會責任、人文關懷的履踐。

頒獎典禮當天,華人世界海內外得獎者及遴選委員將參與盛會,鳳凰衛視亦將全程實況轉播,盛會精采可期!

   

推薦函破百封 遴選委員把關傷腦筋 

本屆遴選於今年7月31日截止收件,獲得社會各界熱烈迴響,共收到來自海內外一百多件推薦信函,由高希均教授擔任總召集人,趙怡擔任執行長,台灣地區聘任社會賢達與公正人士:嚴長壽、漢寶德、陳長文、洪蘭、柴松林、姚仁祿、陳怡蓁等人,海外則聘任香港朱立教授、新加坡郭振宇教授、大陸地區趙玉明、丁淦林教授等擔任遴選委員,經過冗長的時間討論,終於確定得獎名單。

 

台灣區終身成就獎 新聞專業備受尊崇

台灣地區「終身成就獎」將頒給長年在平面媒體對時事發表精闢見解的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先生;「教育貢獻獎」則頒給以教學嚴謹著稱的前政大教授李瞻先生;「新聞傳播獎」則由素來堅持理想與專業的資深報人-前中國時報社長王健壯先生,與電視新聞的傑出工作者-TVBS新聞部總監詹怡宜小姐獲得。

為鼓勵台灣青年記者勇於堅持理想的「潛力獎」部分,分別由中投系統台王盛春先生、正聲廣播電台吳碧玉小姐、聯合報梁玉芳小姐、民視黃兆徽小姐及自由時報黃明堂先生獲得。

大陸央視資深主播 上海交大出線  

在海外華人部分,大陸地區「教育貢獻獎」頒給上海交大媒體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國良教授。教授在大陸地區培育無數人才,在傳播基礎研究的深化方面也提出諸多獨到見解。「傳播貢獻獎」頒給央視的白岩松主播。白主播思維細膩、反應機敏,深受全大陸觀眾歡迎,尤其慣常為小市民發聲,針砭時事,展現出無可挑剔的新聞專業。

 

香港信報、亞洲週刊 一路走來堅持求真 

香港地區「傳播貢獻獎」則分別由香港信報創辦人林山木及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獲得。林山木先生創立《信報》,提倡經世濟民,親撰社論達二十五年之久,及後持續筆耕十多年至今,孜孜不倦,敢言無懼,為時論界之中流砥柱;《亞洲週刊》在邱立本先生領導下堅持求真的專業精神,以獨到的時事分析文字在權力面前講真話,已成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華文新聞週刊。

 

新加坡聯合早報 馬來西亞雙傑獲獎

新加坡地區傳播貢獻獎頒給新加坡聯合早報總編輯林任。林總編輯領導聯合早報以公正超然的態度為新加坡的華文社會提供最快速、精確、客觀的資訊服務,貢獻厥偉。馬來西亞地區新聞傳播獎原本應選出一位得獎者,但南洋商報總主筆張景雲及星洲媒體集團編務總監劉鑑銓二位人選俱為難得的傑出新聞工作者,經過委員多次討論,實在難分軒輊,故而由二人共同獲獎。

聯合中時創辦人  緬懷一代報人典範

此外,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委員會為追念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及中時報系創辦人余紀忠兩位報界前賢,一生志節高遠,創立及經營新聞事業不受政局左右,又能開創宏觀視野,對當代華文新聞事業之影響無人出其右,因此同意專設華人世界「典範報人」以表彰二位創辦人對全球華人社會所作之貢獻。

 

推廣媒體真善美 鳳凰衛視為華人發聲

香港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經營電子媒體事業,成功地擴展鳳凰衛視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華語媒體之ㄧ,經委員會同意增設華人世界「媒體經營傑出獎」以肯定劉先生對華人媒體全球化所作之努力與表現。

 

完整得獎名單如附件

  

得獎先進齊聚ㄧ堂 深入闡述新聞真善美

頒獎典禮次日(1110上午十時),所有得獎者及海內外遴選委員將在台北人間大學(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6樓)舉行座談會。將以「如何發揮媒體真善美的力量」為主題,提出對目前媒體現象的具體看法。得獎公告訊息請參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網站:http://www.vmhytrust.org.tw/news.aspx

 

 

 

 

 

 

 

 

 

 

 

 

 

.

 「第二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得獎名單如下:

華人世界特別獎(頒發獎座一座)

(一)典範報人(依姓氏排序)

   王惕吾 聯合報創辦人。

   余紀忠 中國時報創辦人。

(二)媒體經營傑出奬:劉長樂 鳳凰衛視總裁。

終身成就獎

得獎人:張作錦 聯合報顧問,頒發獎金一百萬及獎座一座。

 

台灣地區

(一)傳播貢獻獎(頒發獎金一百萬及獎座一座,依姓氏排序)

   詹怡宜 TVBS新聞部總監。

      王健壯 中國時報前社長。

(二)教育貢獻獎:李瞻 政大新聞系教授,頒發獎金一百萬及獎座一座。

(三)潛力獎(頒發獎金20萬元及獎牌一面,依姓氏排序)

   王盛春 中投有限電視新聞特派員,得獎作品「彩虹下的幸福」。

   黃兆徽 民視專題記者,得獎作品「點亮生命真善美系列報導」。

      黃明堂 自由時報台東小組召集人,得獎作品「從菜攤點亮台灣、

              照耀世界的明燈-陳樹菊」。

   梁玉芳 聯合報專案新聞組組長,得獎作品「讓人敢於老去-催生台灣的

              長期照護制度」。

    吳碧玉 正聲廣播電台宜蘭台節目主持人,得獎作品「生命之歌系列報導」。

 

大陸地區(頒發獎金一百萬及獎座一座)

(一)傳播貢獻獎:白岩松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製片人。

(二)教育貢獻獎:張國良 上海交大新聞學院教授。

香港地區(頒發獎金一百萬及獎座一座)

(一)傳播貢獻獎(依姓氏排序)

   林山木 香港信報創辦人。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

 

新加坡地區

(一)傳播貢獻獎:林任君 新加坡聯合早報總編輯,頒發獎金一百萬及獎座一座。

 

馬來西亞地區

(一)傳播貢獻獎(均分獎金一百萬及獎座各一座,依姓氏排序)

   張景雲 南洋商報總主筆。

   劉鑑銓 星洲媒體集團編務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