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第九屆獲獎名單
臺灣當代重要散文家林文月榮獲貢獻獎
2019第九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於10月公布,今年共28位文壇好手獲獎。其中貢獻獎得主為臺灣當代重要散文家林文月教授獲得,另有「創作獎」25篇作品及「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專案」2名脫穎而出。相信透過文學獎之推廣善美下,能有效發揮其淨化社會人心之功能。
本屆「貢獻獎」得主林文月教授,生於1933年,在文學創作、文學翻譯、研究三者皆有傑出的成就,是名享譽亞太地區的文學作家、翻譯家與學者。林文月主要研究六朝文學,中日比較文學,更致力日本古典文學名著的中譯,自80年代開始近二十年間,曾翻譯《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源氏物語》等,為中日文學交流開創新時代。
林文月教授散文創作始於《京都一年》,筆耕不輟,著有《遙遠》、《午後書房》、《交談》、《擬古》、《飲膳札記》、《人物速寫》等,在一貫樸實的筆風中,兼容古典的精神意趣、六朝的豐饒細膩,以及東洋的含藏婉約,論者評為「似質而自有膏腴,若樸而自有華采」。曾先後獲時報文學獎、國家文藝獎、臺北文學獎等,於臺灣當代散文界卓然成家。其文學成就與貢獻有目共睹。
「創作獎」設有歷史小說、報導文學、人間佛教散文、人間禪詩等4大類別。今年為激勵更多寫歷史故事的創作人才,將歷史小說,分為長篇和短篇;並另外增設「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專案」。其中短篇歷史小說、報導文學、人間佛教散文與人間禪詩之獲獎作品將集結出版成冊。
本屆歷經嚴選之下,今年「創作獎」出現2名雙料得主,其中張英珉一舉奪下「長篇歷史小說」貳獎與「短篇歷史小說」首獎;葉琮則是拿下「短篇歷史小說」貳獎與「人間禪詩」佳作。特別的是,本屆「人間禪詩」首獎是由馬來西亞創作者莊祖邦獲得;「報導文學」參獎得主許裕全來自馬來西亞,這已是馬華作家第三次獲得本獎項,凸顯出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在國際上逐漸受重視且知名度推廣甚遠。
長篇歷史小說共3名獲獎,首獎從缺,獲獎人分別為:貳獎張英珉《Rio Douro》、參獎潘榮飲《七彩雲》及評審推薦佳作黃心郁《苦苣菜》。《Rio Douro》以立霧溪淘金為主軸,撰寫荷蘭、日本以及現代三個時間軸的故事,細膩整理西洋勢力東漸的「黃金之國」、福爾摩沙文史資料,並擴及自然科學,輔以實際地理考察,組織複而有序,情節驚奇,人物生動,相當具有史詩色彩。
張英珉《馬馬的山丘》榮獲首屆短篇歷史小說首獎得主,以新竹道卡斯族眩眩社為舞臺,呈現臺灣族群的衝突,訴說漢移民與原住民間的爭奪與融合,消失的語言與族群,弱者的生存哲學,生死之隔,以父愛貫穿,透過本部作品再現這段失落歷史的原委。另外兩位獲獎人為:葉琮《甘露水》及加拿大作者姞文《佛陀回家》獲選。
報導文學共3位獲獎者,分別為古雯《找尋埋伏在高雄地下的幽魂》、尹雯慧《時間的廢墟—大吉嶺難民自助中心的那些人,那些事》以及許裕全《七夕流水》。其中,首獎作者古雯透過第一線消防隊員的視角,「重建」高雄氣爆災難現場,她無意讓災難成為議題爭論的戰場,而是讓埋藏在地下的箱涵、管線得以現形,進而揭露工業城市的利弊失衡。
本屆人間佛教散文共8位獲獎者,今年的獲獎作品取材多元,表現人性光明,讀來親切又極具啟悟性。前三名得獎者分別是:秦就〈看藍〉、蘇雅芳〈道得賦〉、伍季〈海潮命題〉;5位佳作分別是王育嘉〈有一座山〉、沈信宏〈缺口〉、吾土〈普庵咒〉、左家瑜〈彼岸〉、徐麗娟〈點綠生苔〉。
人間禪詩獎旨在抒情言志、靜心思慮,是詩人禪悟之所得。辦理三屆下來,質量皆有很好的成績,深獲評審委員讚嘆。本屆共8位獲獎,首獎為莊祖邦〈過站〉、貳獎李佳靜〈掃地僧讀經〉、參獎林世明〈我在素可泰〉;佳作5名分別為:邱逸華〈小資女的生活禪〉、蔡凱文〈坐〉、楊智傑〈父親的口琴〉、葉琮〈「無塵〉──致作業員生活〉以及丁威仁〈口業的苦楚〉。
首次辦理的「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專案」,在眾多縝密專案中由2位作家獲獎。鍾文音《雲遊僧與甲木薩》以雲遊僧玄奘與文成公主為主人公,探索文成公主佛法求道的心歷路程,是漢藏文化融合的歷史小說。周遠馨《于闐太子》,以于闐太子為主軸,帶入千年前的敦煌,富麗迷人的文明、複雜的勢力糾葛,企圖探討佛教在西域興衰的歷史。評審委員一致認為:本屆雖為第一次辦理,但參選作品普遍優秀,皆讓人期待最終寫作成果。
第九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頒獎典禮訂於2019年12月14日(六)下午01:30,在佛光山法寶堂(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153號)舉行,歡迎各大媒體蒞臨採訪。相關訊息請參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官網:http://www.vmhytrust.org.tw/home
【2019第九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獲獎名單】
貢獻獎 林文月
創作獎
長篇歷史小說
貳獎 張英珉《Rio Douro》
參獎 潘榮飲《七彩雲》
評審推薦佳作 黃心郁《苦苣菜》
短篇歷史小說
首獎 張英珉《馬馬的山丘》
貳獎 葉 琮《甘露水》
參獎 姞 文《佛陀回家》
報導文學
首獎 古 雯《找尋埋伏在高雄地下的幽魂》
貳獎 尹雯慧《時間的廢墟—大吉嶺難民自助中心的那些人,那些事》
參獎 許裕全《七夕流水》
人間佛教散文
首獎 秦 就〈看藍〉
貳獎 蘇雅芳〈道得賦〉
參獎 伍 季〈海潮命題〉
佳作 王育嘉〈有一座山〉
佳作 沈信宏〈缺口〉
佳作 吾 土〈普庵咒〉
佳作 左家瑜〈彼岸〉
佳作 徐麗娟〈點綠生苔〉
人間禪詩
首獎 莊祖邦〈過站〉
貳獎 李佳靜〈掃地僧讀經〉
參獎 林世明〈我在素可泰〉
佳作 邱逸華〈小資女的生活禪〉
佳作 蔡凱文〈坐〉
佳作 楊智傑〈父親的口琴〉
佳作 葉 琮〈無塵──致作業員生活〉
佳作 丁威仁〈口業的苦楚〉
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專案
鍾文音《雲遊僧與甲木薩》
周遠馨《于闐太子》